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小柯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跨越10年!舞台剧《青衣》为何能永葆青春?

更新时间:2025-10-20 13:18  浏览量:4

作家 毕飞宇

十年一梦舞青衣,归来依旧动人心

——舞剧《青衣》十周年纪念演出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5年9月25日,北京舞蹈学院里格外热闹——舞剧《青衣》十周年纪念演出发布会与“北舞剧评”研讨会在这里一同拉开帷幕。小说《青衣》原著作者毕飞宇、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刘岚、国家大剧院演出部部长王威、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北京舞蹈学院实践中心主任兼青年舞团团长张海君、青年舞蹈家王亚彬及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这部舞剧十年来的艺术足迹与精神传承。

舞剧《青衣》根据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委约作品,由北京舞蹈学院支持、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制作(2015年度)。王亚彬更是一人挑了导演、编舞和主演三副担子,让舞剧成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艺术品牌系列第七季作品。

从2015年首演至今,舞剧《青衣》的脚步从未停下。十年间,它走向了全国23个省区市,甚至在亚、欧、美多个国家留下了精彩身影,累计演出超过150场。如今, 它早已不只是一部舞剧,更成了中国当代舞剧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舞蹈艺术的魅力。

匠心出彩:十年磨一剑

从文本到舞蹈,舞剧《青衣》的十年历程,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作为创作者和演绎者,王亚彬回忆起十二年前获得毕飞宇授权时的激动与忐忑,她动情道:“时光倒流,回想起12年前,毕飞宇老师授权我改编这部中篇小说时,我激动的心情和难以言表的压力仍刻骨铭心。将毕老师最出色的小说之一进行改编,是我艺术人生中最好的遇见。”

在王亚彬看来,改编之于原著,就像在土壤上继续生长。从最初提出舞剧改编的构想到作品最终与观众见面,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努力磨砺。王亚彬一遍遍翻看原著,思考如何将这部小说的情节与主旨在两小时的演出中完美呈现,让筱燕秋在舞台上“活”过来。

《青衣》 毕飞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青衣这个行当里,筱燕秋觉得她不是在演嫦娥,而她自己就是嫦娥。二十年前,为了抢到嫦娥这个角色,她抄起一杯热水泼在了授业先辈李雪芬脸上。这一杯妒火滚烫的热水浇灭了筱燕秋的青衣远梦,她不得不离开剧团,执教戏曲学校。离开了舞台,她的生活恰如嫦娥一般,只剩下了无趣味的重复和死寂冰冷的敷衍。

二十年后,剧团凋敝,青衣没落,饭桌上,烟厂老板的资金进驻,让剧团重新看到了希望,也让筱燕秋看到了找回“嫦娥”的机会。二十年等待和磨折的累积,让筱燕秋使尽浑身解数,也没能找回当年的青衣风韵,而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春来,大有她所不及的嫦娥神采。几经挣扎,俨然绝望的筱燕秋决定让春来替自己重寻“嫦娥”之梦。可大幕开启,她明白,这世上的嫦娥只有一个,那就是筱燕秋,也只能是筱燕秋,她不惜生命也要重上舞台……

在创作过程中,王亚彬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舞蹈的方式诠释筱燕秋的内心世界:“以生动、精准的舞蹈肢体语言,以既有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舞蹈风格进行表达,或许是最贴切的表达方式。”她不断尝试,大胆突破舞剧的传统叙事方式,采用现代抽象手法,通过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舞台调度,实现了现代风格与传统舞蹈元素的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舞蹈语言。正是这份对艺术细节的极致打磨,让舞剧《青衣》跨越十年仍动人心魄,也让观众看到一位艺术创作者对艺术的赤诚。

发布会上,原著作者毕飞宇表示自己在观看时百感交集:“舞剧《青衣》在灵魂层面将小说向前推进了一步,展现角色内心的丰沛和瑰丽。青衣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她是东方大地上瑰丽的魂。王亚彬抓住了她,并让她成为了自己。”

跨越山海:舞动世界的青衣

十年来,王亚彬既是导演、编舞,也是主演,用身体诠释筱燕秋的痴怨与执着。正如北京舞蹈学院刘岚书记所说:“以十年磨一剑的执着,打造了一部部优秀的舞台精品,推出了“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等系列演出。她以舞蹈为媒介,架起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舞蹈的创新活力和艺术水平。”

舞剧《青衣》汇聚中、法、英、波兰四国艺术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登上挪威国家歌剧院主舞台,获美国匹兹堡国际艺术节“年度最佳巡演舞作”,让中国故事在世界舞台绽放。

摄影 刘海栋

十年来,舞剧《青衣》走过大江南北,远渡重洋,跨越地域和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中激起共鸣,将人们连接在一起。每当舞台上筱燕秋在飘雪的月夜飞向广寒宫,总有观众悄然落泪;每当水袖舞起,总能感受到台下无声的共鸣。这样无需语言,由舞蹈创造的情感连接,让舞剧《青衣》超越了单纯的演出,成为许多人难忘的体验。

再启新篇:经典永不落幕

王亚彬在回顾十年历程时动情地说:“演出过多少场,我就衰老过多少次!这是对心境的一种历练,有助于我更悉心地看待这个世界,去触摸和感受生命的脉搏、生活的温度。”

每一次登台,都是她与角色筱燕秋的深度对话,也是对艺术初心的重温。王亚彬分享演出中的感人时刻:“每次演出,王亚彬是谁,对我自己而言,已经不重要了。舞台上,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我与同台的青年舞者们一起徜徉在筱燕秋的人生长河里不言不语,尽情舞蹈。她想哭的时候,‘我’泪水萦绕;她思念的时候,‘我’肝肠寸断;她孤独凄冷的时候,‘我’瑟瑟发抖。”

摄影 史春阳

十年间,舞剧《青衣》在国内外演出共150场,王亚彬动情道:“这部舞剧的创作是一次舞蹈艺术与文学作品的深度链接,文学激发了我丰富的想象力,我想我的肢体语言塑造是人物角色与这个世界的临界点,舞蹈是我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佳方式。”对于此次舞剧《青衣》十周年纪念演出,王亚彬表示,经过了十年,自己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带给观众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动。

十周年纪念演出即将启幕

十年如一梦,青衣依旧在。舞剧《青衣》十周年纪念演出将于:

11月1日- 2日 北京国家大剧院

11月8日- 9日 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

对于老朋友,这是重温感动的时刻;对于新观众,这是一次与中国当代舞剧巅峰之作的邂逅。

正如王亚彬所说:“舞蹈是我与这个世界最佳的沟通方式,文学则让我更加深刻地看待这个世界。”

十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舞剧《青衣》的故事仍在继续,它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与更多观众相遇。

场馆介绍
小柯剧场是一个全新形式的剧场,小柯音乐剧等你爱我,小柯音乐剧稳稳的幸福,致力于生产高品质的改变以往观演关系的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小柯形式剧,让观众成为演员,也让演员成为观众,每位观众都会融入到戏剧的表演过...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401、909、402、405路等公交
小柯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