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城市原点最近的一座剧场”,即将焕新升级
更新时间:2025-03-24 14:07 浏览量:4
在艺术与生活交融共生的时代,剧场不仅仅是观演的空间,而是深深扎根于日常、润物无声的文化沃土。日前,宛平剧院和长江剧场发布2025演出季,将通过经典活化、跨剧种融合、沉浸式美育、文旅融合四大维度,推出180台480场演出、活动,跨越戏曲、曲艺、舞剧、话剧、民乐、脱口秀等多艺术门类,联动近200场艺术美育活动,台上台下的同频共振将架构起艺术根系深扎日常生活土壤的活化生态。
位于人民广场黄河路核心地段的长江剧场,被剧院总经理夏天形容为“离城市原点最近的一座剧场”。有着百年历史的长江剧场,将于3月至4月完成一楼区域升级改造,设立文创、潮品、打卡点等氛围场景,日间可敞开大门迎接八方来客。黑匣子推出戏曲驻场“红色印记”“上海记忆”等“观演套餐”,红匣子继续淮剧、评弹、滑稽戏驻场演艺,吸引更多游客和观众,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理想实践场所。
本次演出季以两大国民文化IP“白蛇”“红楼梦”为双核引擎,重点推出“梦系红楼”与“戏韵白蛇”IP系列演出活动。
“戏韵白蛇”系列联合京剧、昆剧、淮剧、评弹、婺剧等多剧种呈现“白蛇”形象。京剧《白蛇传》文武开打、唱做并重。最美“杜丽娘”张冉再现痴情昆剧“白蛇”,曲牌婉转尽显雅部风范。盐淮官话见千年真情,淮剧《白蛇传》锣鼓经中赏西湖绝恋。评弹“白蛇”通过三弦琵琶说千年。婺剧《白蛇传》发挥剧种擅打戏的特点,“武戏文做,文戏武做”。
“梦系红楼”系列既有大剧场各流派的越剧《红楼梦》,也有小剧场古戏楼版《红楼梦》。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红楼梦》以足尖绘就的太虚幻境,将西方芭蕾语汇与东方叙事美学交融。民乐《梦戏红楼》在国乐中再回87版经典“红楼世界”的诗意与哀愁。
名家荟萃的戏曲板块精彩纷呈。梅花奖得主楼胜、杨霞云等一众名家领衔带来婺剧经典《白蛇传》《穆桂英》《三打白骨精》等五部作品,扩展宛平“戏码头”高度。京剧名家史依弘、青年昆剧艺术家张冉都将上演经典之作。沪剧《苏河十八湾》以小见大地谱写新时代赞歌。上越经典《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盘夫索夫》《孔雀东南飞》登上宛平舞台,《舞台姐妹》《甄嬛》《重圆记》演绎百转千回的人世风情。越剧《苏秦》、淮剧《满庭芳》讲述忠烈故事,古老粤韵声腔结合现代剧场语汇演绎《霸王别姬》。
在“先锋戏曲实验田”的沃土中,宛平剧院及长江剧场将全面拓展舞台矩阵,为观众奉献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内容。新锐戏曲人李政宽以京韵遇见民谣《京华龙吟》探索创新边界。小剧场先锋越剧《张骞使西·三别三行》《再生缘》《梁祝》助推戏曲“破圈”。
戏剧方面,赵志刚等领衔,十大剧种同台演绎星杂剧《伪装者》,全男班话剧《骆驼祥子》以独特的演员阵容展现经典文学的当代解读。小剧场话剧继续上演Z世代口碑佳作,《七彩宝莲灯》《少林小子》等深受亲子家庭喜爱。
作为首批上榜上海市文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宛平剧院结合“大宛集”一站式美育体验3.0升级打造,白天打开剧场大门,三楼戏服体验区升级构筑起沉浸式文化空间,每月主推一款戏曲角色造型,邀请观众、游客、戏曲爱好者试穿、拍照,深入了解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