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变“发泄馆”?店家忧偏离本源,玩家却称“释放不敢说的话
更新时间:2025-11-21 02:47 浏览量:2
前阵子刷小红书,老刷到一群年轻人围着桌子吵得面红耳赤,本来以为是哪家情侣闹分手,凑近一看才知道,人家是在玩剧本杀《离婚吧!赶紧的》。
这本子现在火得不行,北京齐时剧本杀店的店长楚由说,一个月最多能开50车。
玩家们分成婆家、娘家两派,从彩礼砍价吵到房本写谁名,最后还能扯出出轨、同妻这些狗血戏码,活脱脱一场“婚前谈判”现场。
不过这玩本的体验,可不是人人都觉得爽。
玩家凯尔就栽在了这上面,本来想借着小红书上“公婆对骂”的视频,约自己的crush一起玩增进感情。
结果凯尔反串女方爸爸,crush反串男方妈妈,玩的时候crush一个劲卡彩礼,说“3万就不少了,不行就不结”。
凯尔后来吐槽,虽然知道是游戏,但那股子“彩礼越少越好,最好你家倒贴”的劲儿,让她对crush直接“下头”。
更要命的是,不光和crush吵,其他角色也跟她对着干,整整6个小时,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准备吵架,最后大家都累得不想说话。
我翻谜圈APP看评分,这本子才5.5分,好多玩家说“剧情生硬,为吵而吵”,看来这“解压”的名头,有时候也掺水分。
除了《离婚吧!赶紧的》,还有《摸鱼》《搞钱》这些现实类欢乐本也挺火。
《摸鱼》就是模拟职场,同事抢功劳叫“摘桃子”,领导画大饼,玩家之间互相甩锅,主打一个“合理摸鱼”;《搞钱》更直接,你坑我我坑你,眼里就盯着“钱”。
北京五道口的WHY剧本杀店长小信说,近半年店里开得最多的就是这类“癫一点”的欢乐本。
为啥大家爱凑这热闹?小信觉得是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上了一天班,再玩烧脑的硬核推理本太累,不如玩个无脑欢乐本,嘻嘻哈哈发泄一下。
楚由还说,有些年轻人嘴上喊着“不婚不育保平安”,心里又好奇婚姻是啥样,就借着剧本杀体验一把;还有人是想在虚拟世界里“逆袭”,把现实里没做成的选择重新来一遍。
但反过来想,这事儿也有争议。
楚由就不看好这类本子,他觉得剧本杀本来是让大家脱离现实,沉浸到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现在倒好,全成了“发泄馆”,把现实里的糟心事又演一遍,何必呢?而且这些本子质量确实一般,除了《离婚吧!赶紧的》,《抓小三》这类也没逃过“评分不及格”的命运,剧情没逻辑,全靠吵架撑场面。
我也觉得,要是为了解压只能靠吵架,那这解压方式也太“费人”了,万一吵急了把现实矛盾带出来,反而得不偿失。
说完了吵吵闹闹的欢乐本,再说说更“烧钱”的情感本,现在里头的“恋陪位”才是真的火出圈。
当局者剧本杀被玩家叫“北京情感本的神”,老板王朝是北大国际经济专业毕业的,以前还当过学而思老师,最后跑来开剧本杀店。
他说早期的情感本不是这样的,比如2021年的《极夜》,讲的是南极探险的故事,有荣誉有友情,玩四五个小时就结束了。
可现在的情感本,基本只剩“爱情”,时长还越拉越长,DM多多说自己玩过最长的一个本,足足14个小时,到最后连人名都记不住。
这变长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恋陪位”。简单说就是DM扮演玩家的虚拟恋人,牵手、拥抱都有,还得陪聊互动。
像《弄潮》这本子,直接设了4个恋陪位,热门DM的场次得提前3个月订,客单价更是涨到四五百,甚至有千元一场的。
这生意经玩得挺溜。
恋陪位玩家为了开本,还得给其他玩家“补贴”,比如8个人的本,每人补贴100到300块,有的人为了凑齐人,直接全包。
不光给钱,还得送礼物,有次玩《流氓叙事》,有个玩家因为剧情里有撞翻蛋糕的情节,直接现场带了个大蛋糕,还给每个人发结婚请柬,一场下来花上千块都稀松平常。
王朝店里的DM也很有讲究,90%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连空调开多少度、纸笔怎么摆,都有标准流程。
不过这行业也有乱相,武汉有家店把《璃火》的男性角色全删了,改成全恋陪本;还有的店搞“DM热力值”,让玩家充卡投票,跟选秀似的。
多多说,现在有些玩家不是来玩本的,是来“谈虚拟恋爱”的,二刷三刷的人特别多,有的是想补全上次的遗憾,有的就是冲DM来的。
但这里头也有尴尬事,DM小迪就遇到过一次,演完自己的戏份“杀青”,结果玩家突然冲上来抱着他不撒手,足足十分钟,最后还是周围人拉开的。
小迪自己也有困惑,以前处的对象就是玩本时认识的,对方当时是他的恋陪玩家,他到现在都有点搞不清,对方当初喜欢的是他扮演的角色,还是他本人。
凯尔也玩过恋陪本,当时刚失恋,就想找帅哥陪自己玩会儿,她说“剧情结束就散,不用负责,挺好”,倒也实在。
其实不管是吵架本还是恋陪本,背后都是年轻人的现实需求。
有个女孩因为父母离异,家里重男轻女,没感受过多少亲情,就每周去玩亲情线的情感本,在虚拟世界里找安慰。
豪哥开的AKM剧本杀店,就坚持做硬核推理本,客单价近300块,玩家多是高净值人群,他还会给每个玩家准备专属文件夹,记着推理笔记和年度总结。
豪哥说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开11桌,现在虽然有老客户撑着,但也能感觉到市场变了,大家更看重社交,爱找恋陪。
现在剧本杀行业挺矛盾的,现实类本子和恋陪本赚得多、人气高,却被吐槽没质量、偏离本源;硬核推理本守住了“初心”,却又面临市场冲击。
我觉得年轻人找个地方释放压力、寻求陪伴没毛病,但要是行业全往“吵架”“虚拟恋爱”上靠,慢慢就没了剧本杀该有的味道。
毕竟大家来玩本,是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而不是把现实里的糟心事再演一遍,你说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