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国之脊梁》线下舞台剧实践基地落户青岛滨海学院
更新时间:2025-11-22 14:33 浏览量:1
11月20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级项目《国之脊梁》线下舞台剧实践基地在青岛滨海学院揭牌。当晚,《国之脊梁》线下舞台剧之《钱学森》《黄令仪》在青岛滨海学院成功首演。
《国之脊梁》线下舞台剧演职员合影
《国之脊梁》是国家级重点项目,它以舞台剧形式聚焦为国家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教育意义与艺术价值。
为推进该项目落地,学校于10月初组建项目团队,选取有音乐剧表演、文艺演出指导等经验的老师组成导演组,面向全体在校生海选演员,仅主角竞选就吸引200余人参与,最终确定3名主演及60余人团队(含 30余名演职人员)。演员们通过观看影视资料、研读传记等揣摩角色;为更好地烘托主角形象,导演组特意加入了一些配角。在集体协作和艰苦排练中,剧目呈现张力、项目组项目推进能力全面提升,为剧目落成首演和基地成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之脊梁之钱学森》演出现场
首演剧目聚焦钱学森、黄令仪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们倾情爱国、科研报国的赤子情怀,时长约90分钟。全校千余名师生现场观看,沉浸式感受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剧中关键场景再现时,礼堂内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师生们用真挚的掌声传递着对国之脊梁的敬仰与情感共鸣。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国际卫视总台执行台长解天轶,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翟明戈共同为《国之脊梁》线下舞台剧青岛滨海学院实践基地揭牌
“基地能够成功落地,离不开学校坚实的德育教育基础,也得益于这些非表演专业学生们的热情、努力和学校高度的执行力。”学校团委书记徐兆娟介绍,“自基地筹建以来,学校通过海选演员组织演出团队、促进导演团队高效排练,同步加强多元宣传、未来筹划多场次巡演等措施和计划,凸显全员育人特色,扎实推动德育创新和文化育人。”
《国之脊梁之黄令仪》演出现场
相较于传统说教式德育,舞台剧实践基地构建了沉浸式的育人路径。饰演钱学森的2023级融合教育专业的张淇钺表示:“能够饰演钱学森先生我非常荣幸,让我设身处地地亲身践悟了钱学森先生攻坚克难的心路历程,比文字故事和观看影视更能让我感受到国之脊梁的精神内涵。”现场观众、2024 级市场营销专业杨欣欣也深有感触:“看着舞台上的表演,仿佛穿越时空见到了科学家们,他们对科学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让我深受震撼,也更明白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
后续,学校将陆续启动校内二级学院、周边中小学、社区公益巡演,计划至2026年3月底完成20场演出,让科学家精神浸润校园、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感染社会;在此基础上,将基地建设逐步向各学院、社团拓展,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表演、现场观演,沉浸式感悟科学家精神。同时,阶梯式推进师生接力传承,将该项目打造成学校新的特色德育项目和德育品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