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首部海洋题材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公演500场载誉回归平潭岛驻演启幕
更新时间:2025-07-18 21:32 浏览量:1
盛夏七月,平潭岛的海面被阳光镀上金箔,浪花与沙滩相拥成诗,温润的海风穿过古老石厝,捎来大海的絮语。在平潭国际演艺中心,一场与“蓝眼泪”的梦幻之约,正伴着潮汐缓缓铺展——杨丽萍首部海洋题材多媒体舞台剧《平潭映象》,历经500场巡演后载誉归巢,于7月15日正式开启平潭岛驻演新篇。
七年巡演,一场文化的“归巢之旅”
自2018年1月在福州首演以来,《平潭映象》的足迹遍布全国106座城市,500余场演出吸引80余万人次观演。如今,这部从平潭土壤中生长出的作品,终于回到灵感原点,以驻演形式开启与故乡的深度对话。
闽台文脉,一部流动的地域史诗
扎根平潭,放眼闽台。《平潭映象》以当地神话为线,串联起7000余年的历史长卷:从壳丘头文化、南岛语族的史前印记,到海丝文化、海防文化的千年回响;从游神、妈祖信仰等两岸共通的民俗,到城隍祭祀的地域风情,让观众在奇幻叙事中触摸闽台同根的文化肌理。
非遗活化,一座舞台上的“活态博物馆”
傩戏面具的神秘、藤牌操的刚劲、变脸的奇幻、舞龙舞狮的灵动……这些散落在民间的非遗瑰宝,通过舞台艺术重新焕发生机。音乐里藏着平潭方言的韵律,唱腔中融入闽剧的婉转,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感可触的生活气息。
两岸共创,一次艺术融合的成功实践
作为杨丽萍联袂两岸艺术家打造的心血之作,《平潭映象》凝聚了文学大师、非遗传承人、舞台设计师等两岸创作者的智慧。它以新东方美学为骨,以多媒体技术为翼,既守住了本土文化的根,又开出了创新表达的花,被学界视为“两岸艺术合作的范本”,更成为市场上叫好又叫座的文化IP。
文旅共振,一部剧带火一座岛的奇迹
从“不知平潭”到“奔赴平潭”,《平潭映象》用30亿+的全网曝光量,让这座海岛走进大众视野。随着剧目巡演,不少观众因戏结缘,专程踏上平潭的沙滩,看蓝眼泪、访石头厝、品渔家味。如今,它已成为平潭最具辨识度的文旅名片,推动着“自然风光+人文底蕴”的旅游新模式。
驻演新篇,续写两岸融合的山海之约
此次驻场演出,不仅是《平潭映象》的“回家”,更标志着平潭“巡演+驻地”文旅IP模式的启航。它将以剧场为窗口,让全球游客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深度体验平潭的海风、古韵与烟火气,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新动能,也为两岸文旅融合开辟新路径。
当千年海风掠过舞台光影,当非遗古韵遇见现代艺术,《平潭映象》的驻演,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邀约。在这里,每一段舞姿都是山海的低语,每一幕光影都是两岸的共鸣。诚邀您走进剧场,在平潭的夏夜,共赴这场跨越海峡、连接古今的艺术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