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太原爆火的“男模擦边秀”舞台剧 , 才懂什么是富婆真正的快乐…
更新时间:2025-07-19 01:07 浏览量:1
2025年7月18日,一部大型全男班现代舞剧《无名之辈》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在社交平台上爆火;
全国巡演的过程中,更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点燃一片火焰,今天我有幸在太原工人文化宫看到了最新剧场。
这部舞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剧目,它以“媚女”、“男色经济”、“性感舞蹈”等等作为营销的噱头,收割了无数女性的尖叫和捧场。
在舞台灯光的辉映下,男舞者们穿着或紧身或敞开的服装,大秀自己的完美身材,在优雅的舞步之中增添了很多具有暗示意味的动作。
而在社交平台随便一刷,关于男舞者赤裸上半身展示自己漂亮肌肉的照片就能映入眼帘。
再配上诸如“别管了脸都要笑烂了”、“xx场全脱了”、“看帅哥分泌了大量雌激素带来太多的好处”、“终于懂了富婆的快乐”等等文字;
一时之间将这部舞剧推上了2025年开年后“男色经济”的风口浪尖。
而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以服务良好而著称的海底捞,最开始在客人用餐时会增加一些甩面、川剧变脸等等节目表演;
近两年则添了很多年轻帅气的小哥哥,随时随地都可以来一场三十秒的“大秀”。
同样在这个夏天,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也横空杀出一个王炸npc;
这个男生被称为现实版的“羚羊王子”桑木一又,以黑皮兽耳的造型和小奶狗长相出圈;
无论是什么体型的女生,他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公主抱”起来,简直是男友力爆棚。
其实,“男色经济”早在十几年前无数男星被人追捧时就初现了端倪;
而随着互联网的兴盛,女性主义的思想的起步乃至飞升——“男色经济”也在近几年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
男性的身体不再占据完全主体地位,而是走向了可被观看、可被赏玩、也可被评价的层面。
早在2007年,“她经济”就跳出传统男性权力社会的桎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经济现象。
“她经济”又叫做“女性经济”,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提出的。
因为独立女性的不断增多、女性收入的显著提高、一级女性需求对于消费市场的大力推动等等;
女性早就已经成为了拉动一系列消费趋势的主力军。
而“她经济”在更深层次的寓意中,并不止代表了女性经济;
还代表了原先粗糙式的市场供给早就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是需要特殊情感体验的女性。
我们不再顺从于一成不变的、老一辈传统视角下的生活,而是希望尝试更多不同的新的形象、新的身份、新的体验。
而其中,车辆和购房领域更是大头,贝壳调研显示,有74.6%的女性认为婚前需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且越是年轻的女性这一观念就越强烈。
既然有了消费能力,也有了消费需求,更有了先进开明的思想;
“男色经济”的市场于是前所未有的广大,很多人投入其中,或为名或为利,也就不奇怪了。
凝视与反凝视不过就像前面说的,“男色经济”仍有很多争议,其中最激烈的两点分别是:
第一,原先在男权社会体系下的男性凝视,代表了男性权力结构的投射,女性处于被观看的位置,会丧失主体性。
然而现在,天平从重压女性变成了重压男性,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很快就会发展为女性凝视,而后让男性成为性别二元关系中的客体,这有悖于现代男女平等的思想。
但同样有人反驳,女性按照男性的标准被当作评判的客体几千年,现如今仍没有脱离男性凝视的目光。
现在这样让男性处于同样的女性地位,怎么就不是平等了呢?
在福柯的“凝视理论”中,凝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行为,更是一种权利运作的工具;
是在塑造一种社会规范、建构凝视者的主体身份,以及压抑被凝视者的个性。
女性凝视同样也是一种“反凝视”,通过掌控观看权,以此来挑战传统的性别等级,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尊严。
我们要做的,是全面去除加诸在女性和男性身上全部的枷锁和评判,让任何人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和个人形象去生活;
而不是打破正常的个体需求,压抑那些在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的快乐。
而第二个比较有争议的点在于,如果男色经济兴盛,那么势必男性就需要迎合女性喜好,去为自己做上所谓的“没有男人味”的装扮。
他们化妆、护肤、打理精致的发型、做体毛管理、表情管理,无一不是在说明一件事:男人不像男人,而是像“娘炮”了。
其实,将打扮得体、精致的男人说成“娘炮”这个词,就是在同时贬低男女性两个群体;
说出这句话的人们,他们的心中本质上是完全看不起女性的。
因为女性的这些精致打扮是低级的、无意义的、多余的修饰,所以“真男人”才看不上,才不愿意做;
还将会这样做的男人贴上和女性一样低级的地位,用以彰显自己的高端。
同样地,“男人婆”、“假小子”等等这些词汇,也是传统视角下的无差别性别印象固化。
男性化的女性和女性化的男性,看上去是如此的割裂而奇特。
美国心理学家贝姆的双性化人格理论告诉我们,真正好的人格特点,是完全不需要遵循传统的性别二元论的。
个体可以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的特质,形成更健康、更有适应性的心理模式。
这种心理模式在自尊自爱、独立性、情绪管理等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更为优异的表现,“双性化”才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现在的社会绝不会出现某家独大的现象,它就像是一锅美味的大乱炖,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爱吃的东西,也能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性别与权力、身份与消费、文化与思想……这些事物不仅在飞速进步,也在碰撞成长。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不被定义中表达自我,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演绎出精彩的、不被任何标签所束缚的美好人生。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