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版《长安的荔枝》将在南京上演
更新时间:2025-08-28 17:14 浏览量:2
一枚晶莹剔透的荔枝,跨越千载而来,这场传奇转运之旅究竟是如何达成的?近日,根据马伯庸同名小说《长安的荔枝》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影相继引发热议。话剧《长安的荔枝》也要来了,将于12月23日在南京上演。
话剧《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高口碑神作,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一骑红尘妃子笑”为灵感,揭开大唐“最强物流”背后的打工人血泪史。
主角李善德为保命狂肝“荔枝运输KPI”,从保鲜黑科技到官场厚黑学,巧妙照应古今“打工人”的生存困境。故事聚焦主人公从“职场工具人”到“自我觉醒者”的蜕变,结尾放弃荣誉、为弱者呐喊的抉择,直击功利社会中的良知叩问,让历史烟云映照当代灵魂的挣扎与升华。
该剧沿袭马伯庸的时空张力,将小人物的乱世生存之道提炼为普世寓言。导演团队重走“荔枝之路”,从广州自驾至西安,亲历途经之地的风土人情,将沿途的苍茫山河与市井烟火熔铸于舞台细节。
剧中当李善德耗尽心血建立的运输链因战乱崩塌,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盛唐倾覆,更是每个时代个体在命运洪流中“虽千万难吾往矣”的孤勇。传奇外壳下,是对平凡英雄的深情礼赞。
话剧《长安的荔枝》紧紧围绕荔枝运送这一个主要事件展开,在戏剧节奏上还原了书中的快节奏和紧迫感。大量强假定性的肢体动作运用,在“一刻不得停息”的高强度配合中,将李善德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和极度紧迫的时限要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善德愿意拼死运送荔枝,其根源动机一直是其对妻女的守护。
正如剧中李善德的台词所说:“我一人死了不打紧,就怕我的妻子女儿也被我连累,变卖为奴。可怜她们随我半世艰苦,好不容易守得云开,未见到月明便要落难……”剧中好友杜甫劝李善德“拼死一搏”也是为了他在临死的那一刻看到妻子女儿不会后悔没有使尽一切办法和她们共度余生。李善德在荔枝园与阿僮回忆曾经与妻子相识的点点滴滴,也构成了岭南之行难得的“小甜饼”,道尽了李善德在绝境中寻找可能的真正心理依托。
李善德的“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和最后与杨国忠的剖白、对这一路荔枝运送的回顾与感慨;杜甫以“老兵”之事激励李善德和给李善德的送别诗;韩洄的“使职逃奴论”“和光同尘论”;赵辛民的媚上欺下、“功绩有过论”;胡商苏谅的“胡旋舞要诀启示”;阿僮的干练自强与荔枝园被砍时的崩溃;昆仑奴临死前念叨的那碗荔枝酒;杨国忠的“流程弱者论”……都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剧中,观众可清晰地看到李善德在荔枝运送过程中的蜕变过程:从竭力寻找出路,到不计代价拼死一搏,到面对变数压力的险些异化,再到逐渐看清规则本质,为民进言,重新选择不欺本心的人生道路,在夹缝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