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有一种爱叫放手——当“为你好”变成“害了你”
更新时间:2025-03-23 22:20 浏览量:6
【赵冉专栏】
有一种爱叫放手
——当“为你好”变成“害了你”
原创作者|赵冉(女,硕士研究生,山西省晋中市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学科教学,班级心理建设与管理)
一、饭桌上消失的笑声
去年表姐家乔迁,我去吃温锅饭。推开门的瞬间,热腾腾的香气里裹着孩子的哭声。十岁的小外甥女朵朵攥着半块蛋糕缩在墙角,表姐举着手机录像:"说了多少遍不能吃甜的?牙坏了怎么办?期末考不到前三名怎么办?"孩子的眼泪吧嗒掉在草莓奶油上,染红了雪白的校服。
这场景让我想起小时候。表姐曾是家族里的"完美孩子",每天五点半起床背单词,周末在少年宫连轴转三个兴趣班。有次她古筝考级失误,大姨当众撕了琴谱:"我辞职陪练两年,你对得起谁?"如今表姐活成了大姨的翻版——朵朵的作息表精确到分钟,书包里装着三个定位器。可这孩子去年因焦虑啃指甲被带去心理科,诊断书上写着"儿童压力性行为障碍"。
这样的故事像极了老家窗台上的绿萝。我总见邻居刘婶每天浇三遍水,念叨着"多喝点才能长得好",结果叶片反而发黄腐烂。直到她把花搬到阳台不再折腾,藤蔓才重新抽出嫩芽。原来有些爱,攥得越紧,枯萎得越快。
二、解不开的"中国式心结"
在社区做调解员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放不开的手"。
1、"我不管谁管"的安全感缺失
老周在菜市场管了二十年摊位,退休后把儿子小两口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儿媳网购件连衣裙,他戴着老花镜查店铺评分:"这料子透光率不合格,退了!"直到小夫妻偷偷租房搬走,他才红着眼问我:"我替他们把坑都蹚平了,怎么还不领情?"
这种焦虑源自代际创伤。就像老周幼时家贫,捡过馊馒头充饥,如今把"规避风险"刻进了骨子里。心理学称之为"未完成事件"——自己童年缺失的,总想加倍补偿给孩子,却分不清"需要"与"强加"。
2、"离了我得乱套"的掌控幻觉
朋友莉莉是公司出名的"拼命三娘"。她办公室永远亮着最后一盏灯,下属的方案总被批注得满江红。有次急性阑尾炎住院,她左手输液右手回邮件,结果把客户数据传错了群。出院后发现,那周没她盯着的项目反而超额完成——实习生策划的线上活动涨粉五万。
这像极了新手司机紧攥方向盘导致手抽筋。管理学中的"猴子理论"说得好:总把别人的责任背在自己肩上,最后压垮的是自己。
3、"你看别人家孩子"的剧场效应
家长群里每天都在上演荒诞剧:王阿姨晒女儿钢琴十级证书,李叔叔马上给儿子加报两个培训班。这种攀比催生出诡异的"教育军备竞赛",就像赶集时看见别人抢购,自己也慌着往筐里塞,不管需不需要。
某重点小学班主任告诉我,有个孩子每天带着录音笔上课——妈妈要检查是否全程认真听讲。后来这孩子患上考试呕吐症,见到黑板就发抖。
三、放手不是撒手,是牵着风筝看云起
在古镇旅游时见过老手艺人做油纸伞。八十岁的阿婆手指翻飞扎骨架,却总在糊伞面时停手:"到这步得让徒弟练,我盯着就行。"她呷口茶笑道:"当年我师父说,手艺传不下去比做坏十把伞更糟。"
这道理放在教育上也相通。真正的担当,不是永远挡在前头遮风挡雨,而是教会孩子辨认乌云和彩霞。
1、把"我来"换成"你觉得呢"
邻居家重组家庭的故事让我触动。继母面对叛逆期少年时,没像亲妈那样查手机、锁电脑,而是在他房门贴了张便利贴:"WIFI密码是你生日,冰箱里有切好的水果,需要聊聊的话我随时在。"三个月后,男孩主动拿着月考卷找她分析错题。
这种"非暴力沟通"如同春雨,比狂风更容易滋润心田。就像心理咨询师常说的:"让孩子摔跤的草坪,比塑胶跑道更接近真实人生。"
2、容错是最好的成长礼
记得女儿学做饭时打翻整锅汤,我压住惊呼递过抹布:"想想怎么收拾战场?"她愣了片刻,竟有模有样地关煤气、开窗户,还知道垫着毛巾端烫锅。如今她留学在外,视频里炫耀新学的意面做法,我才惊觉:当年那摊泼掉的番茄汤,原来浇灌出了自理的底气。
某中学的"失败博物馆"很受启发。橱窗里陈列着写满红叉的试卷、做废的手工,墙上标语写着:"比起完美,我们更欣赏勇气。"校长说有个常不及格的孩子在这里展出了20张草稿纸,后来考上了美院。
3、找到自己的"第二幕人生"
劝过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单亲妈妈去老年大学学书法。起初她天天抱怨"这群老头老太不认真",半年后却迷上了山水画。当她忙着筹备个人画展时,读高中的儿子悄悄告诉我:"妈妈现在和我聊梦想的样子,比查作业时可爱多了。"
这正应了那句:"父母活得精彩,孩子才有勇气追寻自己的星辰大海。"
四、松手那刻,花就开了
小区有位赵阿姨曾是有名的"鸡娃狂魔"。直到前年癌症化疗,她躺在病床上看女儿笨手笨脚煮粥,突然泪流满面:"要是我真走了,这孩子连煤气灶都不会开……"如今康复后的她开了间花店,女儿暑假来帮忙,有次算错账赔了三百块,她却笑着挂上"今日优惠"的牌子:"就当花钱买经验,比补课值。"
每次路过那间飘着茉莉香的小店,总看见母女俩头挨着头插花。阳光透过玻璃照在她们身上,像极了露珠从花瓣滚落的轨迹——有些美丽,注定要在自由的空气里绽放。
放手不是放弃,是把横冲直撞的担忧,酿成静待花开的智慧。就像种过向日葵的老农都懂:幼苗时天天扒开土看根须,反而会伤了元气。真正的爱,是松土施肥后,把生长交还给阳光和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