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沉浸式“冒险”,青春期HPV科普舞台剧首演
更新时间:2025-09-24 22:06 浏览量:2
9月23日,在卢湾中学文体中心的舞台上,由卢湾中学学生主演、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创的原创青春期HPV科普舞台剧《细胞总动员》完成首演。
“原来疫苗不是打针那么简单,而是给身体派去‘抗体战士’!”六年级学生小观众兴奋地说。家长们也感慨:“剧情把医学专业知识演得明明白白,我们家长也跟着长了知识。回家可以跟孩子无障碍聊青春期健康了!”
舞台剧以“子宫细胞王国”为场景,讲述了初一科学探索小队在完善HPV 科普模型时,意外进入“子宫细胞王国”,目睹不同型别HPV 病毒入侵、免疫细胞卫士奋力抵抗的情景。在细胞国王的指引下,她们凭借疫苗知识、模型搭建经验与勇气,分工协作激活疫苗守护塔,击退病毒的故事。
剧情共分三幕,将HPV分型、疫苗接种、定期筛查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战斗”场景。主演学生从“害怕HPV的逃避者”成长为“校园HPV的科普传播者”,观众在欢笑与惊呼中轻松掌握“三级预防”、“病毒自然清除率”、“双感染高峰”等知识,纠正“HPV=宫颈癌”、“男生不用打疫苗”等误区,更体会到了科学认知可驱散恐惧的理念。
谈及创作初衷,该剧编剧陈淦坦言:“与其单纯说教,不如把子宫变成一座奇幻城堡,让病毒带上尖刺、让疫苗成为发光盾牌,当抽象概念具象化、戏剧化,围观的世界可视化,孩子们不再是被说教的对象,而是亲手点亮健康灯塔的‘第一责任人’”。
卢湾中学校长张怡表示:“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框架下,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让这些十几岁的孩子真正拥有科学的健康理念和积极的生活方式?HPV这个话题,校园过去几乎没有触及,但它又恰恰是青春期必须面对的关键知识。我们不想选择回避,而是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去拥抱它。”
接下来,卢湾中学将复制该剧的模式和经验到视力保护、营养膳食、心理健康等更多主题,与医院、家庭、社会多方联动,让舞台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第二课堂,让科学的健康观念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最终转化为终身受益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健康科普少不了“家校社医”协同力量。2024年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默沙东等企业的支持下发起“玫瑰行动一青春期健康教育公益项目”。
“青春期是HPV感染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健康教育的最佳窗口。”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9-14岁女孩应优先接种HPV疫苗,男孩也同样需要尽早接种。我国青春期孩子的HPV疫苗接种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种走进校园的形式,把原本敏感的医学话题,变成了孩子们愿意分享参与的“校园冒险”,在掌声与欢笑中,把科学的防护理念种进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为让更多青少年收获健康、自信与勇气。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联合政府部门、教育单位、大众媒体等多方力量,通过医防融合、医教融合,解锁科普进校园新玩法。在此次舞台剧首演的舞台上“黄小普·红讲台”项目暨“黄小普和TA 的朋友们”健康校园行课程发布同步启动。“黄小普”是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耕校园的健康科普品牌,“红讲台”则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团委聚焦青春期身心发展需求培育的志愿服务品牌。两大IP将联名共建,将实现“疾控+医院+学校”的资源互补,推动青春期健康教育深入发展。